首页

奴是主的老师

时间:2025-05-24 00:53:14 作者:中俄家庭携手续文化交流新篇 浏览量:62461

  司法裁判为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撑腰 访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吴景丽

  □ 本报记者  赵  颖

  □ 本报见习记者 胡建霞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吴景丽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相关话题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隐形加班”可能会成为增加劳动者工作量的隐蔽方式,如果不依法予以规制,劳动者会面临工时增长、工资没有增长的结果,休息权和获得劳动报酬权会受到侵害。

  “隐形加班”算加班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劳动者可以在非传统办公场所完成工作并在线提交劳动成果,随时随地可以联络交流。

  吴景丽表示,部分用人单位通过线上随时安排劳动者工作,要求劳动者利用休息时间尽快完成,导致劳动者工作和休息的边界模糊,处于随时被要求工作的困境。劳动者身处办公场所之外,实际却在工作,休息权遭受侵犯。劳动者的工作状态与生活场景相互交织,难以对加班进行具体区分和量化,呈现“加班隐形化”特征。实践中,用人单位在非工作时间召开线上会议或者要求劳动者在此期间完成工作任务等,都属于“隐形加班”范畴。

  为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和身体健康,我国严格限制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并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应当依法支付加班费。

  近日,一起利用社交软件工作牵出的“隐形加班”劳动争议案件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

  据吴景丽介绍,该案例突破了传统认定加班案件中对于工作场所固定化、工作时间可量化等要求,明确了以“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规则作为“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确保劳动者不因弹性工时和远程劳动的工作模式而被区别对待,让“隐性加班”的权益不再被“隐形”。

  化解“云办公”纠纷

  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转型,网络办公等新型工作方式具有节约成本、工作方式灵活等优势,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工具由实体化向数字化转变,远程劳动等新型劳动模式的出现使得劳动者获得更多自主性。

  但在技术普惠的同时,这种新型劳动模式也引发了新纠纷。

  吴景丽表示,从审判实践看,劳动者权益保障存在“云办公”工作模式下劳动关系认定难,“云办公”劳动者工伤认定难、举证难等问题。网络经济等新业态迅猛发展,也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带来新挑战。

  对此,人民法院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结合用工新模式,依法认定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休息权、获得劳动报酬权等合法权益。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发挥调解、仲裁、审判工作合力,“抓前端、治未病”,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健全矛盾纠纷源头联合化解和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坚持能动司法理念,通过典型案例、个案裁判引领形成合力遏制“隐形加班”等违法现象,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支持规范新业态发展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随之增多,劳动者维权难、多头跑等问题凸显。

  如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面临用人单位以“外包障眼法”规避责任、劳动管理算法合规性审查标准难确定、责任分担机制不明确等新问题。

  吴景丽表示,最高人民法院践行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推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工作措施,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司法保障。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示范文本,制定维护权益有关指引和指南意见。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推进反就业歧视相关司法指导性文件制定,着力解决就业歧视维权难问题。就加强超龄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问题起草司法建议,协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进劳动领域矛盾纠纷诉源治理工作。会同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进在线诉调对接工作,多元化解劳动争议。多部门联合实施“护薪”行动,发布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

  “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推动发布典型案例,推进新就业形态司法解释制定,支持和规范新业态发展。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体化解,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吴景丽说。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万千气象看中国】侨乡青田鱼灯舞亮相意大利 海外“舞”出浓浓中国年味

  答:国家能源局始终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扛牢使命责任,聚焦供电服务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基础、畅机制、优环境,在优质服务提升上做“加法”,在简化办电流程上做“减法”,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提升用户用电获得感与满意度,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珠江流域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或发生超警洪水

发言中提到,占我国总人口的19%的“Z世代”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可以发展定制消费品和时尚消费,开展音乐节、艺术街区等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鼓励国潮风与非遗产品、老字号相结合,加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宣传,为激发年轻一代的消费潜力提供契机。

国产C919飞机订单爆发,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

全新建成的京东总部1号园区DEF座,将新增近万个工位,超过10000平米的员工餐厅、1000平米的健身房及3500多个停车位;办公环境更加绿色,不仅全部采用最高环保认证的ENF级建材,还配备了7*24小时新风系统及数百台空气净化器,600多株大小乔木营造出极具中式风格的园林景观;由员工投票选出的茶饮、烘焙、便利店品牌和京东七鲜、京东便利店、京东大药房、京东酒行,以及1000多平米的超大托幼中心,为员工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设施。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书写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温暖答卷

“鸡枞鲜甜,煮汤、清炒都可,干巴菌鲜香,用来炒饭最佳。”凭借一手烹饪野生菌的绝技,普艳兰经营的农家乐吸引不少回头客,野生菌成为她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

海外华文媒体山西晋城“喜镇苏庄” 探秘中国婚俗文化

11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检察机关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最高检本级办案监督等工作。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主持会议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始终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依法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坚持宽严相济、惩防并举,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惩治重大恶性犯罪,有力震慑犯罪、安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资讯
新疆和田首所本科学校落户 赋能地方产业发展

某建设公司认为原审判决对借款数额认定不当,没有查明保证期间已过,适用法律错误,于2019年12月向江西省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该院依法予以受理。检察机关通过调阅卷宗、审核证据、调查核实、听取当事人意见等方式,对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全面审查:一是对借款合同的内容、阶段性汇总协议等文件进行审查,对多笔债务的,重点审查是分段、独立存在还是同一债务分期履行;二是对担保合同是否有效、债务履行期限是否届满、保证期间是否届满、担保权的实现条件是否成就等内容重点审查;三是清晰确定每笔债务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最终查明:案涉七份借条中,有六份借条约定的还款日期均在2015年11月30日之前,某建设公司出具担保函日期为2015年12月27日,至黄某平于2016年7月28日起诉时,上述六份借条均已超过6个月的保证期间。根据《担保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保证期间届满,某建设公司无需对该六笔债务承担保证责任。虽某建设公司在原审中未提出相应抗辩,但法院也应依职权查明。江西省人民检察院认为法院未主动查明保证期间是否届满,导致作出错误判决,依法提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